查看原文
其他

华兴资本这一年:包凡谈商业格局、赛道判断、区块链

2018-01-30 刘亚澜 三声



本文包括八个要点:华兴资本过去一年成绩;包凡眼中三件事对资本市场较有意义;包凡对于区块链的看法;包凡看行业及商业格局;为何看好医疗健康赛道;包凡谈当下华兴最主要的矛盾;王力行判断2018年的两大趋势;王力行、杜永波谈新零售、新消费。


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包凡


【要点一:华兴资本过去一年成绩】


成立14年,有4个分支机构——上海、香港、纽约、北京,总部在北京。在香港和美国、内地持有全业务的证券牌照,也有一个全业务的平台,包括私募融资、并购、证券承销与发行、证券研究与交易、投资管理等,现在整个华兴资本集团有超过600人的员工。


至今已经完成了约940笔交易,总完成交易金额突破了1200亿美元,管理的私募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200亿人民币。


华兴资本业务布局


2017年:


中后期私募融资去年完成了约55个交易,融资金额120亿美金,这里面有一些华兴所服务过的知名企业,像摩拜,Grab是在东南亚的滴滴,去年可能是东南亚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20亿美金,是华兴完成的。


大数金融专注房地产金融数据服务,Ninebot是做机器人的公司,药明明码是做基因检测的公司。


并购交易去年完成了80亿美金,5个交易,例如京东金融分拆、58速运和Gogovan的合并,比较大的是去年完成了猫眼电影和微影时代的合并。


去年的5个IPO主要是在美国,在香港的阅文IPO相当成功,也为今年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去香港上市打开了一个好的开端。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中华兴去年投了约20个项目,商汤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去年投了快手,还投了知乎、链家等等。明略数据是一个中国做大数据很领先的公司。


【要点二:包凡眼中三件事对资本市场较有意义】


第一,整个IPO发行过程的常态化。


第二,A股去年投资人的结构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我们认为去年A股是投资人构成机构化的一个元年,可以说投资的过程中越来越机构化,A股去年的表现,像蓝筹股、白马股跑赢大市,跟这个里面投资人的构成也有比较重要的关系,而且2018年随着A股纳入MSCI的指数,可能机构化的过程会持续。


第三,香港的市场在2018年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包括允许私募科技企业去香港上市,这个可能会对市场带来一定的变化。


“总体来说,我觉得2018年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来说,还是应该回归我们的内核,或者是初心,对我们这样机构的考验,主要还是来自于优质新经济资产的识别、定价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要点三:包凡对于区块链的看法】


我们对区块链的看法,它本身还是一个很牛的技术。但是这个技术本身也没那么悬乎,实际上就是分布式记账的数据库。但是这个技术的确以往没有特别广泛地应用,现在利用这个技术找到了一个应用,就是虚拟货币。但是通过虚拟货币这件事,让大家看到了这个技术未来可能广泛应用的空间,但是这个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在今天,相对来说是比较受限制的。


我觉得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对这种新技术的热情和背后转换的一种投资的热情,聚焦到了今天新技术仅有的一些应用里面,就造成了虚拟货币现在这种繁荣的现象。


但是我们其实更关心地还是这个技术未来在其他领域里面更加广泛地应用,我们也的确认为这个技术会成为相当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如果真的是应用到很多其他领域的话,可能对今天行业的格局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


回到对虚拟货币这个东西怎么看,个人认为还是一个风险比较高的投资领域,甚至是投机性比较强的投资领域。而且今天这个市场是典型的庄家市场,因为今天虚拟货币的持有,实际上是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而且参与这个市场的人大多数都是散户。所以,这种市场往往是具备比较明显的可被操纵的市场特征。


所以,我觉得参与这个市场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心。


【要点四:包凡看行业及商业格局】


2018年整个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也未必会慢下来,但是从华兴自己的角度来说,2018年可能还是会在里面调整一下步伐,总体来说我觉得金融这个行业,尤其在国内,现在是一个趋向稳定的过程。整个行业经过了2017年的高歌猛进,2018年肯定还是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前不久我们的一个分析师给我看了一个数据,说AT加上美国的Google、Facebook、亚马逊等,过去5年里面的市值从1万亿美金涨到了25000亿美金,增加了150%。接下来20名市值5年里面增加了60%,再往底下的100名,市值增加了30%。


所以,这个行业的确是一个强者愈强的行业,我觉得互联网的特征也的确是这样。


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轴拉的足够长的话,我觉得这个行业里面还是有很多机会在里面的,这也是这个行业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新的事物出来,会改变这个行业的格局。


第一,我们的观点是,事实证明真正能够做的长远的企业,它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面的,我觉得垄断对企业长期发展并不是特别好的一个模式,短期也许是,长期肯定不是的。


第二,垄断的商业模式是不是能够为用户带来价值,是不是能够对社会带来价值,这也是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事情。


如果这两点的回答是NO,那么我们也认为一个所谓垄断的商业模式长期不具备它的可持续性,因为无论是用户还是政府,可能都会来解决。


具体到在中国这么一个新常态里面,我觉得在一段时间里面可能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因为我们觉得这两个企业(腾讯、阿里)很大程度上在互相成就,中国还真谈不上垄断,尤其是这两个企业,现在互相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可以看到这两个企业过去这5年里面实际上是在共同发展的。


所以,本身这个局面挺健康的,无非是说剩下的这些创业公司在这么一个大的局面里面怎么定位自己,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复杂,今天不在这里展开说这个事,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说,核心还是要自强,我觉得合纵连横固然重要,但是核心还是自己要有这个能力,自己要为自己的客户创造价值,在这个市场上才有你存在的意义在里面,才有所谓合纵连横的资本在里面。我觉得形势可以很复杂,但是做事其实也很简单。


【要点五:包凡看好医疗健康赛道】


我们看好医疗健康这个大的赛道,当然有多重的原因,第一个是宏观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在随着收入的增加,大家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加强,总体来说我们这方面人均的支出肯定会增加,包括国家在这里面的投入也会继续增加,所以这是一个需求端的机会。


从供给端,应该说这个行业里面这些年发生了很多重大技术上、科学上的突破,我觉得像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精准医疗,实际上都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发展。


我们觉得在这个领域里面所发生的创新是不亚于信息技术里面,只是说这个行业的商业化相对来说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这几年从监管的角度来说,推动医疗健康这个行业发展的(原因),的确有一些相当令人振奋的改革的措施,药监局这几年推出的措施,可以说在行业里面起到了相当正向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创新。


所以,综合大的环境,我觉得肯定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包括未来可能医保的改革方方面面,都会推动这个行业发展。


说到更加微观一点的地方,我们在医药健康里面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产品。二是服务。这两块,我觉得都有很大的机会。


产品里面,我觉得可能设备会有机会,但最主要的机会还是在药这一块,所谓生物药的创新,这里面又是一个很重大的机会,因为在以往的化学药里面,行业的格局基本上是国际巨头,或者说游戏规则是国际巨头所制定的,中国在里面要想真正做出一点成绩是比较难的,但是在生物制药方面,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在里面的确有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可能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点像汽车制造业一样,如果还在以汽油汽车为主的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汽车行业很难赶超国外,因为这里面的技术壁垒或者是沉淀太大了。现在进入电动车的领域,中国的确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造车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化学药和生物药的关系,你们可以借这个角度来理解。其实从药本身的研发到未来药的制造,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很不一样的,中国的确有自己的一些机会,所以我们也很看好这里面的机会。


【要点六:包凡谈当下华兴最主要的矛盾】


第一,企业现在的确大了,在大的过程当中,也有特别强的发展愿望,或者是自身拓展的愿望,这种自身拓展的愿望和我们给这些企业创造的价值之间,是不是完全的吻合,或者说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在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价值,还是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盈利而发展,这个事的确是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这两件事情未必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如果长期这两件事情背离的话,我觉得这个企业一定会出问题的。


第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怎么样能够保证华兴自己独有的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保持下去,这里面有两个维度:


1、随着企业越来越大,如果说你把企业的中心,包括我们的合伙人说成一种能量的话,这种能量的传递的半径越来越大,但是你怎么能够保证这个能量能够传到最外延呢?


2、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换代的问题,我们怎么样能够保持创始合伙人这一代人的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要点七:王力行判断2018年的两大趋势】


华兴资本顾问业务负责人王力行


第一个主题是整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自己加强自己的内核,比如说一批内容分发的企业,他们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形式,使得他们在内容分发上的效率能够得到提升,整个组织架构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是我们称之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自身由于技术的变化所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


第二,整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带来外延的变化。大家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技术企业和线下传统的企业、产业发生了越来越深的融合,这一块儿大家也会有非常多的期待。


整体来看,如果回答您刚才说的2018年能够涌现独角兽的领域,无外乎是这两个大的方向:


方向一:如何能用技术更好地使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效率进一步提升。


方向二:就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本身如何用技术去改变传统的产业和提升他们的效率。


【要点八:王力行、杜永波谈新零售、新消费】


王力行:说老实话这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我觉得过去一年大家不管是用京东的概念——无界零售,还是阿里的概念——新零售,其实大家说的无非就是整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如何和传统的零售行业做一个更好的结合。


我们最近确实做这块的项目也做的比较多,关于这一块的研究分析也都探讨的比较多,大家都看到前两天亚马逊无人店正式开张第一家。


我觉得整体来讲,不管是京东的7FRESH还是超级物种,还是盒马,归根到底大家又回到了一个理论框架底下,就是还是重构人-货-场,究竟整个零售里面原来的人货场这么一个组织结构,在有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或者是更加数字化的手段底下,能够怎么把效率提升得更高,从而最终使得终端消费者的体验能够更好,我觉得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这样的。


至于这一波创业浪潮,肯定有很多人都冲到这个战场里面来了,我觉得有点儿类似于我前面回答关于FA行业的问题,最终大家还是要回到本源,就是不管这个产业上游的供应商还是中端的消费者也好,从他们的角度来讲,他们根本的痛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也许一段时间里面,也许中国的市场和美国的市场又不太一样,也许未必排队结账等待的时间会是一个最痛的痛点,那样的话无人这件事是不是大家一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东西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大家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仔细的研究。这件事情整体不太适合简单地复制,从美国照搬一些模式,因为整个这一块的生态环境和业态都不一样。


另外一点,之所以会有这一波大的浪潮,大家可以看到,互联网和实业结合比较早开始的一波,实际上也就是电商那一波,所以说零售天然是一个比较适合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据产业去结合的。


这波新零售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还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把线下原来walk-in的人流真正用户化,就是真正能够在企业后端留存下来。


比如说万达的mall里面每天的人流量如果用互联网的概念来说DAU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原来没有变成一个用户,没有能够留存下来。究竟大家如何在新的零售场景里面能够把它们用技术的手段数字化、留存下来,从walk-in的人流变成用户,我觉得这也是大家觉得能够带来很大改变的方面。


华兴新经济基金管理合伙人杜永波


杜永波:新零售、新消费从去年开始都挺火的,大家都要谈,我们新经济这边也是积极看,也有所参与,同时我们确实观察到一个现象,原来有一些渠道或者是销售的模式,当年由于技术、各方面数据的采集、信息化的程度都达不到,所以使得很多销售方面的业态比较原始,或者说中间的效率未必高。现在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人工智能、数据采集的发展,使得原来有一些做不到的事,有可能现在可以做到了,这个里面就会带来很多很有意思的变化。


【以下为华兴资本董事长包凡发言全文】


2017感觉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就过去了,在我们行业中,的确2017年是一个高歌猛进的一年,新经济的各项指数都创了新高,腾讯和阿里两家公司已经成了中国市值最大的公司,大概在2017年底,全世界20家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里面中国的公司差不多占了一半。


所以,2017年的确是新经济大发展的一年。华兴资本也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借今天的机会和大家汇报一下。


简单回顾一下华兴资本集团,我们已经成立14年了,是一个专注新经济的综合金融服务机构,我们现在有4个分支机构——上海、香港、纽约、北京,总部在北京。


我们在香港和美国、内地都持有全业务的证券牌照,我们也有一个全业务的平台,包括私募融资、并购、证券承销与发行、证券研究与交易、投资管理等,现在整个华兴资本集团有超过600人的员工,成立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约940笔交易,总完成交易金额突破了1200亿美元,到今天为止,我们管理的私募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200亿人民币。


2017年我们自己的业务还是取得了比较长足的发展,顾问业务是我们的传统业务,2017年在私募融资业务上,一个大的趋势就是资金不断地朝头部资产聚集,我们在2017年做的交易平均金额也相对比较大。


并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资本市场整体向好的情况下,并购交易出现的不多,大多数企业还是选择自己独立发展。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亮点是我们重兵布局的医疗健康领域,去年也取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


Alpha专注做早期FA业务,2017年也迈上了轨道,同时我们还做了一件事,把逐鹿的技术平台与Alpha的技术平台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专注于服务于早期创投机构的平台——星起。


投资业务这里,我们完成了华兴新经济基金三期的First closing。国际业务部分,我们去年已经完成了5个海外IPO,18年可能会在香港更多布局。


华菁证券是我们2016年底在国内成立的A股证券公司,去年也是在稳步进步,在各项业务里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汇报一下我们去年所完成的一些业绩,中后期私募融资去年完成了差不多55个交易,融资金额120亿美金,这里面有一些我们所服务过的知名企业,像摩拜,Grab是在东南亚的滴滴,去年可能是东南亚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20亿美金,是我们完成的。


大数金融专注房地产金融数据服务,Ninebot是做机器人的公司,药明明码是做基因检测的公司。


并购交易去年完成了80亿美金,5个交易,例如京东金融分拆、58速运和Gogovan的合并,比较大的是去年完成了猫眼电影和微影时代的合并。


去年的5个IPO主要是在美国,在香港的阅文IPO相当成功,也为今年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去香港上市打开了一个好的开端。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中我们去年投了差不多20个项目,商汤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去年我们也投了快手,现在是市场上最热的案子之一,我们还投了知乎、链家等等。明略数据是一个中国做大数据很领先的公司。


2018年总体的基调对我们来说,更加夯实基础、稳步发展。国内大的环境我觉得还是会继续在金融行业里面回归本源,我们也会配合整个国家的发展节奏,在我们所说的领域里面能够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


但是,同时我们也深深感觉到了,这个行业里面现在孕育了比较巨大的变化,2017年发生几件事情,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第一,整个IPO发行过程的常态化。


第二,A股去年投资人的结构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我们认为去年A股是投资人构成机构化的一个元年,可以说投资的过程中越来越机构化,A股去年的表现,像蓝筹股、白马股跑赢大市,跟这个里面投资人的构成也有比较重要的关系,而且2018年随着A股纳入MSCI的指数,可能机构化的过程会持续。


第三,香港的市场在2018年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包括允许私募科技企业去香港上市,这个可能会对市场带来一定的变化。


总体来说,我觉得2018年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来说,还是应该回归我们的内核,或者是初心,对我们这样机构的考验,主要还是来自于优质新经济资产的识别、定价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今天我们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下今年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事。


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谢屹璟是我们医疗与生命科技产业的负责人,杜永波是华兴新经济基金的管理合伙人,王力行是我们顾问业务的负责人,林家昌是我们香港证券的总裁,负责国际业务,刘威是华菁证券CEO。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


百度与今日头条 乐视体育 钟丽芳 | “疯投民工” | 二次元 | 豆瓣阅读 |  “黄国盛”  | 数字媒体 | 《前任3》 | A站 | 腾讯视频音乐 | 纪录片 | 移动音频 | 网剧 |《大世界》| 区块链 | 林宁 | 直播问答 | 陈凯歌 | PG One | 跨年演讲 | 米未 | 龙丹妮 | 微博漫画 | 即兴喜剧 |《妖猫传》咪蒙专访 | 灿星 “红色"嘻哈 | 曹国熊 | 笑果文化 | 吃鸡启示录 | 王冉 | 周航 | 谢力 | 李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